当前位置:首页 > 中心动态
中德学术交流工作坊在雕塑系成功举办
发布日期:2014-07-01来源:雕塑系

  为活跃雕塑系学术氛围,拓宽学术视野,于凡教授邀请荷兰雕塑家、画家、公共艺术家汉克维希(Henk Visch),开展为期一个月(5.4-5.30)的国际学术交流“工作坊”课程,由汉克教授和于凡教授共同授课。参与的学生有德国明斯特艺术学院的15名学生,雕塑系三工作室四年级学生、部分四工作室学生和研究生,他们在“工作坊”互相学习,犹如一个锻造的大熔炉。
  “工作坊”(workshop)可以提供各种不同立场的人们思考、探讨、相互交流的空间,对于常规的教学来说,是一个有益的补充,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“第二课堂”。让参与者能够相互对话沟通、共同思考、利用比较轻松、有趣的互动方式,一起讨论如何推动方案的实施。
  课程开始前,汉克教授为大家奉上了一个精彩的讲座,展示了他不同时期的诸多作品。作品充满想象力、创造力,富有隐喻、张力和阐释空间。在他的创作理念中,“记忆”占有重要的位置,他特别提到了对记忆的保存,以及记忆唤起的机制。在他看来,脑海中的素材都是记忆的载体,在面对新的情境时,过去的记忆与现在的情境找到一些相似之处。汉克教授的艺术作品包含了孩童般天真烂漫的气质,同时又反映出对于社会、人性和记忆的深层次思考。
  在课堂上,汉克教授旁征博引,与同学们讨论一些不被学生熟知的艺术家,探讨如何去发现自己身体的空间、怎样看待艺术与艺术家的行为等问题。这些都可以开阔同学们的视野。中德学生们在课程中展示自己的作品,交流思想与观点,氛围轻松自由,时常碰撞出艺术的火花。
  前两周的主题为“合作”,以中德学生合作完成作品的形式进行。汉克教授并不规定学生做什么,而是通过提问题的方式去引导学生思考。“通过这种方式,提问题的同学有思考,被提问的同学有更多的信息来源,再回头来看自己的作品,有更多收获。”三工作室彭云这样说道。学生自由分成两组,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,学生对自身的创作方法、看法及习惯都可进行有趣的交流。5月16日在雕塑系基础部工作室举办了课程一阶段成果展。有的作品表现语言翻译的迷失,有的撷取在北京的所见所闻加以创作,有的以行为艺术表达内心的感受。汉克教授一一点评了同学们的作品,肯定了他们的创造精神。他笑称:“有时候什么都不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”。正是在这种轻松自如的环境下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创造的活力。
  后两周的的主题为“介入空间”,以中国学生为主力,对雕塑系大堂的物品、摆设及装置进行改变,以此重构新的场景,赋予空间一个新的身份。与上次的创作方式不同,这次是让学生充分利用空间原有物品,发挥艺术想象力,进行一次将教学空间转为艺术空间的实践。6月3日,课程二阶段汇报展在雕塑系一楼大厅举行。作品引发了对公共性的探讨,汉克教授说:“当我们要做一个群展时,得知所有人的作品情况是非常重要的。必须要知道每个人做的什么作品,在什么位置,内容和位置对你的作品的表达有什么影响。”艺术介入公用空间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创作,而是一种“呈现”,需要考虑到观众。从某种程度上,这也让学生领会了策展的艺术,意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。从囿于自身的圈子,到考虑他人,介入公共空间,这是一个很大的提高。
  谈到收获,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心得,对于多数德国学生而言,这是他们第一次来到中国,此次课程班让他们对中国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,也感受到了语言对于沟通的重要性。中国学生也有很多收获,首先是课程的“合作”、“公共空间”的理念,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中,对他们从事艺术创作有很强的启发性。其次是与外国学生大胆交流的心态。对他们而言,与德国学生共同交流的两个星期,是了解国际艺术界的一个窗口。学习之余,学生们一起赴故宫、长城、明十三陵、颐和园游览,在这个过程中,他们共同收获的是合作的精神和真诚的友谊,这是弥足珍贵的。
  “它山之石,可以攻玉”。学术的交流对于雕塑系的教学有激励作用,此次学术交流工作坊引入国际视角,为传统的艺术教学打开一扇窗。这种“工作坊”式的课堂是一个平等的平台,自由的平台,同时充满了互助和感恩的氛围,激励学生不断奋进。







  雕塑系 孙洁